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曹操真身不在七十二疑塚?

一代梟雄曹操,生前樹敵太多,為防死後被人掘墓焚屍,故建疑塚七十二座。到底哪一座才有他的真身呢?傳言,曹操墓與兒媳墓相連,這是真的嗎?他們之間又有著哪些我們所不知的隱情呢?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羅貫中寫成了一個生性多疑的梟雄,為防百年之後陵墓被盜或被仇家毀壞,臨終前,遂命令下屬為自己建造疑塚七十二座。隨著時間的流逝,本就顯得撲朔迷離的曹操墓愈發湮沒無聞。宋代詩人俞應符針對曹操七十二疑塚,曾設想了一種辦法:「直鬚髮盡塚七二,必有一塚藏君屍。」可惜的是,這種方法被實踐證明是無效的。自元明之後,這些陵墓相繼被盜,但曹操屍體仍未找著。這就應了魯迅所說的話:「安知其屍實不在此七十二之內乎。真是沒有法子想。」

一九八八年三月八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謎揭開》,該文說,「七十二疑塚」實際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而墓的確切數量非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這篇文章的全文如下:
聞名中外的河北省磁縣古墓群最近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去在民間傳說中被認為是「曹操七十二疑塚」的這片古墓,現已查明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確切數字也不是七十二,而是一百三十四。
磁縣地處冀南,周圍方圓三十多公里的大地上分布著眾多墓塚。《三國演義》第四回記載,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其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對這些「曹操疑塚」進行了多次調查,根據多處墓誌銘和墓形建造結構以及壁畫、陶俑、古幣等器物考證表明,從424年到578年,先後有東魏、北齊在磁縣、臨漳、鄴鎮一帶建都,其間歷代皇親國戚、天子朝臣葬於此地,逐漸形成了大型古墓群。
另據磁縣出土的墓誌看,墓的主人也均為北魏、東魏、北齊時人,所以《磁縣誌》這樣記道:「民國以來,經人盜掘者多有墓誌,都是北朝時的王公要人……疑塚之說不攻自破。」

至此,關於曹操設置七十二疑塚的故事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但是關於曹操屍骨到底埋於何處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曹操真身在漳河河底?

隨著七十二疑塚神秘色彩的日益消退,另一個圍繞漳河的神秘故事又將展開。在疑塚之說破滅的同時,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寢不是建造於地上,而是造於漳河河底。持這種觀點的證據是,曹操之子曹丕廢漢稱帝後,曾寫過一份題為《止臨淄侯植術祭先王詔》的詔書,其中寫道:「欲祭先王與河上,覽省上下,悲傷感切。」後人多有贊同此說的。如清人劉廷琦曾作過一首《銅雀妓》詩,詩云:「銅雀宮觀委灰塵,魏主園陵漳水濱。即令西望猶堪思,況複當年歌無人!」

清人沈松在其《金健筆錄》一書中,引《堅瓠續集》,敍述了一段發生於漳河河底的逸聞,來證明此說。這段故事是這樣的:
清朝順治年間,漳河發生乾旱,河水枯竭,沙床裸露。一天,一個捕魚人在河床的水窪內捕魚。突然,他發現河床上露出了一塊大石板,石板的旁邊有一條裂縫,勉強可進一個人,捕魚人向洞裡一看,洞道很長,深不可測。他想,說不定這裡面有魚。於是,他先將兩腳伸入洞隙,再緊縮身子,鑽了下去。進去後,約走了數十步,他被面前的一個大石門擋住了去路。他用力推門,但門紋絲不動,無奈之下,他返回了地面。這件蹊蹺的事令漁夫很激動,他回去後就告訴了左鄰右舍。大夥兒聽了,認定這是個發財的機會,於是約定第二天一塊兒去看看。

第二天,他們依次來到大石門前。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大石門終被推開。大家擁到門口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石屋內儘是美女,一個個姿色絕倫,傾國傾城。她們有的坐著,有的互相倚著,還有的躺臥著,分列兩行,一個個栩栩如生。但是這種美景並沒有持續太久。轉瞬間,這些女屍都化為灰塵,委頓於地。石屋很大。走到裡間,只見中間放有一張石床,床上躺著一個老年男子,頭上戴著官帽,身上穿著朝服,像是一個王侯。在王侯的石床前面,立著一個石碑。漁人中有識字者上前一看,原來這個戴著官帽、穿著朝服的死屍就是魏武帝曹操。在他們看來,曹操是個白臉奸臣。於是捕魚人拿起漁叉、棍棒對著屍體亂打亂戳,以發洩心中之憤。

在敍述的最後,沈松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漳河河底的墓室之中,那些美女是被活生生憋死以殉葬的。由於墓室內地氣凝結,所以一打開石門後,她們看上去像剛斷氣的人一樣,但是漁人進室,洩漏了地氣,所以一進去她們就化為灰塵了。只有曹操是用水銀殮屍的,所以其肌膚並沒有腐爛。

沒有留言: